探寻荔城区澄渚村的“乡村文脉”

  • 湄洲日报  

4月14日,笔者走进荔城区西天尾镇澄渚村,只见这里河道纵横,流水潺潺,众多古民居坐落其中;田园里绿意盎然,花果飘香,一些老人在古榕下玩棋、聊天,怡然自得。
  澄渚村是历史文化名村,古称“俞陈”,因村中俞、陈二大姓氏得名。唐代邑人林蕴改陈为澄,改俞为渚,并创办了福建第一所私学“澄渚书堂”,澄渚村由此得名。“澄渚”也有着“水中小洲”之意,木兰、泗华、延寿三条溪流汇入澄溪后,在澄渚村内自西南向东北逶迤而过,澄溪侧畔,荔枝成林,稻田连片,美不胜收。
  沿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,走进村口,踏过一座庙前古桥,可见最早建于唐代的一座“梯云斋”,这也是福建第一所的乡村官学,后几经修葺,得以保存。“梯云斋”前新建一院门,飞檐翘角,古色古香,一对门联苍劲有力,上书“书堂千载云梯广而才俊盛;汀渚一川黎庶宁以国家昌”。院门前的右侧有一石碣,石碣上书有行楷“澄渚”两个大字,字迹朴厚雄浑,融颜体神韵,为明代乡贤俞钊题。石碣旁有一口唐贞元元年开挖的“慧泉井”,距今已有1230年历史。
  澄溪从“梯云斋”前穿流而过,院门前的两棵古榕老态龙钟,形态各异,一似龙飞,一如凤舞,村里人誉为“龙凤呈祥”(如图)。后人在古榕下建造水上走廊和绿荫亭,亭下设石桌石凳及围栏供村民休憩赏景。千年书堂“梯云斋”在古树、亭台以及古桥、碧水的映衬下显得清幽雅致,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。
  踩过青石小巷,来到俞里自然村,这里保存有俞氏宗祠、最乐堂、敦叙堂、立生居第等相对完整的古建筑群,不少建筑还是明清时期遗留至今的,特别是以木为主、翘角屋檐,梁柱构造、木门窗等为特色的传统建筑结构,代表了典型的莆阳建筑风格,为研究莆田明清古建筑艺术与人文历史,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。这里还留下不少的名人碑刻,最为有名的要数南宋理学家朱熹来此讲学时所题的“耕云”、“钓月”2块石碣了。此外,还有“七叶联芳”、“甲科世第”、“寿山”、“福水”、“望洋台”、“平生一片心”等石碣、石匾,无不昭示着当年浓郁的文脉气息。村支书王文火告诉笔者,在今存的俞氏族谱里,保留大量有关明清两代澄渚村及附近乡村的地理、人文、科甲及民俗活动的实录,是研究莆田明清历史的珍贵资料。历史上澄渚村曾是海内外“九牧林氏”的发祥地,唐代以后涌现出20多名进士,是全国闻名的“进士村”。
  近年来,澄渚村积极传承乡村文脉,文化生活蓬勃发展。村两委、老协会和热心乡贤协力振兴家乡文化事业,积极争取资金修缮梯云斋,设立文化室、农家书屋等,新建了庙前陈氏文化园、休闲广场、老人活动中心等。全村组建多支妇女车鼓队和健身舞蹈队,在节庆期间表演助兴。今年元宵节期间,该村的健身舞代表队摘得荔城区健身舞大赛桂冠。村里还设立了澄渚文化教育基金会,倡导奖教倡学、营造人文复兴的文化氛围。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节,古诗文朗诵、车鼓表演、十音八乐演奏、“梯云斋”书画展以及莆仙戏专场演出等,为村民带来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。去年11月,由澄渚籍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一舟主编的《澄渚人文》一书举行首发,该书以文字史料、建筑实景、文物遗迹、诗文掌故等翔实内容,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该村历时1300多年的人文历史、风土人情、特产风物、经济发展等。
  乡村文脉的延续离不开环境的衬托。近年来,该村两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着力进行河道清淤整治、砌岸护绿等工程,并对名胜古迹姚朱池彻底清淤,对塘岸进行砌筑加固。整治后的河道水清岸绿,流水潺潺,成了村民垂钓休闲的好去处。村里还聘请河道专职保洁员,成立老人卫生义务督查队,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,巩固河道治理成果,让“绿色家园”和“乡村文脉”紧紧相依,牢牢牵住海内外游子的乡愁。
  漂泊在外的俞金树老人年近七旬,现定居厦门,但会经常回故乡澄渚村走走看看。在老人眼中,乡愁是一股悠悠的情愫,是古井、老树、旧屋;是流水潺潺、炊烟袅袅、乡音侬侬。乡愁承载着儿时的记忆,是魂牵梦萦的牵挂。 

图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