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街里的煎包

  • 湄洲日报  

煎包铺子前许多食客在等待

“吃货”们常说,藏在闹市或小巷里的老店,小吃味道最正宗。在仙游鲤城街道田岑底和平路老街上的煎包铺门前,煎包还未出锅,食客便围上来,报上“10个、8个、5个”的煎包数,唯恐来不及。主人打开锅,热气“轰”地一下冒出来,升上上空,在寒冷的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白气。底部金黄的煎包热滋滋地在煎锅上响,在一出锅,便被一抢而空。这里,一天能卖出1000多个煎包,这便是仙游老字号“田岑底煎包店”。
  坐落于田岑底和平路的煎包店的铺面不大,门口是煎锅,旁边撑着一把大红伞,店铺里摆着数张桌椅,房子虽老,但是干净整洁。这里原来俗称鱼和顶老街,老街上,古貌犹存。“煎包”可说是传统的老街食品,便宜,美味,顶饱,没有花架子。
  在鱼和顶,吃煎包,逛老街,探古厝,不失为今人追寻老仙游的一种方式。
    艺,传到秦椿钦的儿子秦亮这一代,已是第三代。在仙游城关,许多煎包铺子的师傅,都是秦椿钦的徒弟。
  从前,“田岑底煎包店”甚至没有名字,只是一间不大的铺,秦老凭着自己的手艺,让自己的煎包口口相传。几年前,才在家人的劝说下,挂上“田岑底煎包店”的名号。“我爸爸说不用挂招牌,人在,就是招牌。”秦亮笑着说道。
  用“皮薄馅大”形容田岑底的煎包,再合适不过。煎包表皮金黄,汤汁鲜香,咬起来,汤汁及鲜肉、包菜喷薄而出,口齿噙香。
  秦椿钦一家仍用老实的办法做煎包。猪肉选用新鲜的猪后腿肉,没有一丝肥肉。馅里,是花生、爆过的葱花、葱油、包菜,这样还不够。猪肉要用特质的秘方,腌上3个多小时。
  清晨5点多,天还未亮,老街里的秦椿钦一家人便开始忙活。去菜市场采买,擀面,包揉,煎包子。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年复一年。

图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