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灶节

  • 湄洲日报  
 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,民间又称“交年”、“小年”。这天,许多人家都会摆放丰盛的供品,举行“祭灶神”仪式,有的还会把糖涂在灶王爷嘴上,使其“嘴甜”,只能“上天奏好事”,再燃放鞭炮送灶王升天。祭灶节也是春节的前奏。 
  “民以食为天”,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。古称“炎帝于火而死为灶”,在商周时代为五祀之一,初为夏祭,后改为腊祭。《礼记·月令》云:“祀灶之礼,设主于灶径。”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,以土为之者。《礼记·祭法》中写道:“王为群姓立七祀。”灶神即是其中一祀。自周朝开始,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,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,成为固定的仪式,且历代相沿成习。《战国策赵策》云:“复涤侦谓卫君日:臣尝梦见灶君”,唐罗隐送灶诗中亦有“一盏清茶一缕烟,灶君皇帝上青天”的句子。
  在古代,祭灶节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,仪式十分隆重。古时在外做官、经商或读书者,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,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,以求灶神祈福、来年全家平安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《祭灶词》对祭灶日有详尽描述:“古传腊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云车风马小留连,家有杯盘丰典祀。猪头烂熟双鱼鲜,豆沙甘松米饵圆。男儿酌献女儿避,酹酒烧钱灶君喜……”诗写得真实细致、饶有情趣,可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、食品的丰盈。
  祭灶,是我国民间影响大、流传广的习俗。在不同的地方,祭灶的日期也不同,一般在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或二十五。在古代,有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传统,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,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。尽管日期不同,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。

图文推荐